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社區健康園地

醫療問答集

天晟醫院完成首例 頸椎人工椎間盤神經外科

解答:莊活力醫師

中壢天晟醫院於96年4月3日 進行了本院首例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手術,患者是32歲女性,因右上臂放射狀痠麻疼痛無力,經過詳細檢查包括頸椎核磁共振掃描發現頸椎第五.六節椎間盤突出經過藥物復健無效後接受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及神經根減壓手術,手術後上肢放射狀疼痛立時改善,且術後因頸部活動自如並不受限至,恢復後情況比傳統手術病患快速且良好。
頸椎退化產生骨刺是每個人在老化過程中必然的如果沒有壓迫神經倒可以相安無事然而事與願違之際藥物復健無效之時患者就得面對手術清除骨刺的考慮了傳統的頸椎椎間盤手術完成後,會在原來椎間盤的空間植入從病人腸骨取出的骨頭或鈦金屬支架以維持原來椎間盤的高度同時造成骨融合,手術的這節融合就失去活動的功能,原來負荷的重力及扭力,也會轉移至它的上下節增加了其他節日後加速退化的機會。為改善這兩個主要缺點又能恢復椎間盤原有的功能,人工椎間盤因此順勢而生。
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是由美國神經外科醫師Vincent Bryan在1990年設計發展,它有一個聚氨酯之核心,外部上下兩面都為鈦合金外殼包覆,經過無數次深入之生物力學與與動物實驗後,於2000年1月首次將Bryan Disc植入體內。目前全世界已超過12,000病例接受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手術,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2004年6月通過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之許可証,中華民國衛生署於95年2月通過國內許可證。
頸椎人工椎間盤主要的適應症為因退化性頸椎病變所造成之頸椎神經根或髓質病變,由於它符合人體力學,是治療頸椎手術的明日之星。
諮詢專線 分機62011

偉大的模仿家---淺談慢性硬腦膜下積血神經外科

解答:莊活力醫師

簡先生今年六十歲,平時身體狀況一向健康,每天清早就外出散步, 一個月前開始發生右腳無力而容易摔 倒,走路時不自主地向右偏走成斜線。起初家人以為是小的中風,可是這些症狀越來越嚴重,於是便帶他來門診檢查,經過我們詳細問診與檢查,懷疑他的左腦有問題,因此就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掃瞄,果然發現左腦有一大片硬腦膜下積血﹝水﹞且有中線偏移約五公厘。我們很快的為他手術,確認有積水並予以抽出。簡先生的右側肢體的力氣很快就恢復了,他又可以去散步。
病因 : 腦萎縮+反覆的頭部外傷 所謂的硬腦膜 ,就是包覆在腦表面的一層強韌的膜。年輕時腦部很飽實,硬腦膜與腦的表面沒有什麼間隙;然而在年紀大的人,或是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他們的腦部較萎縮,因此硬腦膜與腦表面的空間變大,如果發生輕度的頭部外傷,血水便會堆積在這個空間,時間久了,血水的表面就形成一層膜,這層膜的表面分布了新生而且脆弱的血管,當日後反覆的頭部外傷,這些脆弱的血管很容易出血,造成血水堆積更多。
當血水堆積到一個地步,引起腦壓上升超過腦所能承受的壓力,就會出現各種症狀如:頭痛、肢體無力、昏睡、精神異常等等。在沒有電腦斷層的時代,這種病很難診斷,經常被誤診為一頭痛、中風、精神病。所以慢性硬腦膜下積血被稱為偉大的模仿家。
自從電腦斷層出現後,誤診的機會便大為減少難怪發明電腦斷層的人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治療:
大部分的慢性硬腦膜下積血只需要在血水的上方的頭骨鑽兩個洞,把積血放掉即可解決,如果腦部與硬腦膜的空隙實在太大,有可能再積血水,可以在硬腦膜的空隙放一條引流管,讓積血流乾淨一點,過幾天再拔掉,如此可以減少復發的機會。
如果所積的不單純是血水,還有較硬的血塊,或是復發的患者,以及發生間格情形時,就需要較大的手術----- 開顱術,這時要拿下血腫部分的頭骨,把新生的膜與血塊拿掉,再把頭骨放回去。所以開顱術當然比鑽洞引流風險要大。
手術後,由於根本的病因之一(腦萎縮)還存在,因此當然還有復發的可能,所以家人要小心注意觀察有否復發。
歷史上的名人如張學良、嚴慶齡、毛高文、許信良等人都是慢性硬腦膜下積血的患者。毛高文自己回想他的病因,可能是因為他的個子高,上座車時常會撞到車框,日積月累導致的。

脊椎微創治療之最新發展神經外科

解答:莊活力醫師

許多腰痛患者一提到脊椎手術都相當排斥,深怕手術後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後遺症,其實近幾年來脊椎微創治療已經漸漸蓬勃發展起來,成為新的治療主流。為了減少因為背痛帶來的困擾,本院特別成立脊椎微創中心Minimal Invasive Spine Center,針對許多背痛患者吃藥無效、怕手術、手術無效或不適合手術,在放射影像監視下,進行脊椎方面的治療。本中心能提供治療的內容包括先進國家現有的治療方法,簡單介紹如下:
1. 骨水泥脊體成形術:   台灣每年有超過六萬人因骨質疏鬆症導致脊椎骨折。骨質疏鬆症的病人跌跤,很容易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而疼痛不已,過去多半只能靠臥床休息及止痛藥來緩解;如今可以不必再挨刀了,骨泥脊椎修補術是將骨泥經由特製的鋼針注入受損之椎體內,強化椎體,增加脊椎之穩定性,減少疼痛。手術前後約需一小時。
2. 汽球椎體成形術   汽球脊椎整型術利用兩個扎入椎體的氣球。當氣球充氣時,就可以把被壓扁的 脊椎復位,回覆到原來的形狀。當矯正完成後,從所撐開的空間裡注入骨泥,就 可以永久的維持脊椎體的結實。脊椎氣球整型術可以減少骨水泥脊體成形術壓迫脊髓以及血管栓塞的風險,提供患者更安全的環境。
3.高頻熱凝療法----免開刀就能解除疼痛   脊椎面關節發炎,慢性肌膜發炎,不明原因的下背痛者,在局部麻醉在 X光機導引下,安全的將細針準確放到發炎的關節,由細針內治療針導入 高頻熱,治療時間約30-45分鐘。不需禁食,健保完全給付,傷口只有針 孔大,不需換藥,治療成功率達85%以上。
4. 椎間盤整型術:   椎間盤整型術是在X光機導引下以一隻細針扎入椎間盤,移除及汽化部分突出的椎間盤,達到減壓的目的,由於能量較低,較沒有雷射的缺點,在過去30年裡,已經用於超過50萬病人。整個治療過程需要30-60分鐘。治療後有效的病人腿痛在第一週內就會減輕,背痛在第六到十週內也會減輕。
5. 選擇性神經根阻斷   主要適用於診斷神經根痛是從哪一條神經來的,在治療方面可以用來減輕腰 背痛及坐骨神經痛。選擇性神經根阻斷術是在椎間孔處注射消炎藥及止痛藥,用移動式X光機或電腦斷層來確認椎間孔,以增加成功機會。

電腦手 --- 腕部隧道症候群 或 腕隧症神經外科

解答:神經外科醫師

腕部隧道症候群是正中神經
( 圖一) 穿過手腕隧道時,受到壓迫所造成的症狀。手腕隧道

(圖二) 是位在手腕部的通道,是由腕骨及橫腕韌帶所構成的一條隧道,正中神經從此通過,然後支配到手指及大姆指內 側的肌肉。如果這條橫腕韌帶變得肥厚或是外傷引起腕隧道的狹窄,就會壓迫正中神經。
引起大姆指、食 指、第三指麻木,特別是在夜晚熟睡,由於手腕的屈曲,造成腕隧道更狹窄,因此麻木酸痛更厲害,因此醒過來,活動一下手掌,甩一甩,可以得到緩解。如果沒有適當治療,不但手掌酸麻,手臂也會有牽連性疼痛,手指的力量及靈活度會減弱,甚至大姆指內側的肌肉,會萎縮而變得扁平。

這個症候群的產生有兩類機轉:
(1) 腕隧道變窄:腕骨的骨折,退化,變形. (2) 腕隧道內組織的發炎,增生, 所以只要是手腕受過傷的. 手腕常有過度操作的(例如:家庭主婦, 打字人員或電腦工作者)都容易發生. 而其他如營養不良. 糖尿病. 酗酒成癮. 關節炎.懷孕腎衰竭或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等都容易有腕隧道症候群的產生,臨床上的病患為中年女性.
診斷 : 以病患的陳述為主要判斷,加上臨床簡單的神經檢查,誘發症狀,再以肌電圖及神經傳導檢測確定。
治療的方法 :   根據症狀的輕重來決定。保守性治療以休息為主,避免手腕彎曲,儘可能保持在伸直的狀態,睡覺時以護套將手腕保持在伸直的狀態。治本還是要以手術的方式來減壓,將變厚的韌帶予以切開,解除對正中神經的壓迫。
本院 以局部麻醉不必住院 ,僅須 45分鐘。手術後症狀明顯的改善,安全而又有效 本院神經外科發展的超小傷口僅約 1 公分比 傳統手術的 6 公分縮小許多 又可以把血止得很徹底。因此我們仍然認為 超小傷口 的手術法較佳。術後即可以得到症狀明顯的改善 , 既安全又成效良好的手術 莊醫師首創微小傷口
李太太也是腕隧症患者, 她曾經在別家醫院接受手術 ,後來又在本院接受手術,從下圖可以比較手術傷口的大小: 右邊是本院神經外科,的傷口約1公分;左邊是在她院手術的傷口約6公分.

脊椎骨質疏鬆的威而剛 - - 骨水泥脊椎成型術神經外科

解答:神經外科醫師

骨質疏 鬆症的病人跌跤,很容易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造成背部疼痛不堪,過去只能靠臥床休息及止痛藥來緩解;如今本院神經脊椎外科莊主任引進「骨水泥脊椎成型術」,使 80歲跌傷的老太太也可以下床行走,這項手術是將人工骨水泥置入受損之椎體內,強化椎體,增加脊椎之穩定性,以減少病患因脊椎椎體受損而產生的慢性疼痛。 莊主任原任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級醫師 , 帶來上百個手術經驗 .實在是竹苗地區脊椎病患之福.骨水泥脊椎成型術用經皮穿刺至椎體內施行,施術時間前後約要一個小時,等骨水泥硬化,就能修好脊椎骨折。專門針對因為脊椎骨折,脊椎原發性,轉移性的椎體瘤引起的脊椎疼痛.
治療方法 局部麻醉下 ,利用手術X光機找到適當的入點,把一枝治療針扎入椎體, 從長針注入人工骨泥
骨水泥脊椎成型術 --- 治療成果
2000-2003年莊主任共治療250位脊椎體骨折的病患,治療300節脊椎體,150位男性100位女性,年齡平均69歲.胸椎100位,腰椎150位,骨質疏鬆症引起椎體骨折的有245位,血管瘤1位,轉移椎體瘤3位.多發性骨髓瘤1位.
成果 : 所有250個治療完全成功進行 背痛由治療前平均7.7分減少到2.9分,有89%疼痛分數減輕3分以上,只有2位患者的疼痛沒有改善,32% 減少服用止痛藥,18% 脊椎側彎的程度減輕 沒有任何副作用和併發症 結論 : 人工骨泥椎體成形術對於背痛的治療成效,令人滿意又安全.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