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婦產科

醫療文章

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高居第七名 冷刀式子宮鏡是一大利器
2019-09-19
陳達昌主任

一位45歲女性,因為月經混亂連續出血十多天,到院就醫,經過照超音波後發現有宮內膜息肉狀況產生,透過子宮鏡將息肉診斷且用藥後情況好轉。雖然子宮內膜癌好發率在停經後婦女較高, 平均年紀為59歲,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報告顯示好發年紀有年輕化趨勢, 約有5-8% 發生在40歲以前, 20-25%發生在40-50歲之間,  經由子宮鏡的取樣,可以提早攔截內膜癌及早積極治療、預後較好。

近年來,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不斷上升, 107年度女性癌症發生率中高居第7名超越卵巢癌, 與飲食西化、脂肪攝取過多、食用含女性荷爾蒙的食品或健康食品有關, 過重、 肥胖、 長期抽菸…等也是助長因素。

不正常的子宮出血情況, 排除子宮頸病變、子宮肌瘤引發、 肌腺症收縮不良之外,很多是子宮內膜息肉導致,症狀從輕微的非月經週期點狀出血到大量血塊導致嚴重貧血, 經由婦科超音波檢查多可早期發現, 尤其許多婦女誤認為排卵性出血更應該詳細檢查。

息肉是源自於子宮內膜黏膜, 形成有柄的突出物, 容易引發異常出血、內膜炎症甚至子宮腔沾黏, 多發性息肉佔據子宮腔和胚胎搶養分及空間, 影響胚胎著床的成功率, 若合併內膜快速增生及細胞非典型變化, 就會增加內膜癌的機率。

門診婦科超音波包含陰道超音波是影像檢查有其侷限, 陳達昌醫師表示經由麻醉下從陰道放入子宮鏡, 就像看彩色電視般, 可以詳細且清楚的檢查子宮內膜病灶, 將息肉切除, 或黏膜下肌瘤切除, 甚至懷疑早期內膜癌都可一併取出化驗。

子宮鏡目前有傳統電燒式及冷刀式兩種,傳統電燒式容易在高溫燒灼過程中碰到正常組織形成疤痕,或是燒太深造成子宮穿孔 ,冷刀式子宮鏡就像吸塵器一般, 器械頂端有攝影機, 可清楚看到息肉, 異常組織並利用機械原理將其移除, 過程中不會有電燒的風險。

子宮內膜癌早期症狀輕微,  多是不規則陰道出血, 冷刀式子宮鏡在早期內膜癌的診斷, 是一大利器,經由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內膜息肉, 術後仍應避免含高女性荷爾蒙飲食, 定時追蹤超音波, 陳達昌醫師提醒在停經以前, 子宮內膜息肉仍是有可能復發的,如有任何不適,一定要及早就醫,才是為健康把關最好的方式。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