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重視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2010-03-02
詹豐燦醫師
每個小朋友出生時,都會收到一本由國民健康局發出的兒童健康手冊。這本八十多頁有許多插圖的小冊子,將記錄孩子由出生到上小學前之成長狀況,並提供育兒保健的重要資訊。
但過去這本小冊子不受父母的重視,大多數家長認為只是作為施打疫苗的記錄,而忽略了兒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有鑑於此,自民國九十九年起,兒童健康手冊有了重大的變革,將原本九次的服務時程,調整為七次,但是加強其中兩次的內容,並且要將檢查結果上傳到國健局,將來國小新生入學會檢查疫苗和健康檢查是否按時完成。
對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家裏要先做功課,寫好家長記錄事項,包括飲食狀況、大小便情形、睡眠情形,和相對於該年齡的發展狀況。發展狀況在家中觀察最為適當,因為小朋友上醫院時,常常因為緊張懼怕而有「失常」的情形,所以提醒家長務必在家中填寫好。如果有其他照顧上的問題,也可以先寫下來,以免忘記詢問醫師。在醫院,會先測量孩子的身高、體重、頭圍,再來是從頭到腳的身體檢查和發展評估,最後醫師會針對該年齡提醒家長應注意的事項。要到以上過程都完成了,才會進入到施打疫苗的階段。常常有家長抱怨不就是打疫苗嗎,怎麼問這麼多?這樣是不正確的觀念。
寶寶的成長及發育是連續的,建議家長善加利用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並挑選一位適當的兒科醫師,固定為寶寶進行健康狀況評估及看病,守護寶寶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