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兒科

醫療文章

如何增強幼兒的抵抗力?
2014-04-03
温秀惠主任

      幾乎每次門診總是有家長問我︰「醫生,我的孩子經常生病,每次流行什麼疾病都有份,為什麼?該如何增強抵抗力呢?吃免疫球蛋白有效嗎?」;「醫師,我的寶寶一年到頭都在生病,幾乎成了藥罐子,是不是免疫系統出了毛病?吃了那麼多西藥難道不會傷身體嗎?」

      寶寶為何反覆生病?應從三方面來探討,包括年齡因素、體質因素和習慣影響。年齡是影響抵抗力的重要原因,幼兒因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最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決定體質的原因錯綜複雜,包括遺傳、荷爾蒙、營養和運動等,例如過敏體質的小孩在季節變化的時候容易流鼻涕、咳嗽甚或氣喘發作,也常被誤認為是反覆感染。而習慣不良如不注意個人衛生、不常洗手、吃不潔的食物或經常處於通風不良、潮濕的環境,自然生病的機率也較高。

何謂抵抗力?

      所謂抵抗力,即是人類抵抗外來物質(如細菌、病毒、黴菌和寄生蟲)侵襲的能力,其中包括免疫力和體質狀態。我們為了保護自己身體組織的功能,會產生一種排除異物的能力,對免疫方面的反應能力主要是淋巴系統在主導。人體的免疫系統分為細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和體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細胞免疫是我們捍衛的戰警,包括中性球、淋巴球和巨噬細胞等白血球;體液免疫包括免疫球蛋白、補體蛋白和化學物質,這是白血球用來對抗病原的工具。

提升抵抗力的方法

  1. 餵食母乳

    母奶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增強寶寶抵抗力。一般認為喝母奶的寶寶較少生病,這是因為母奶中含有防止細菌、病毒入侵體內的免疫球蛋白IgA抗體。除此之外,還含有能培養腸內益菌的比菲得氏因子、有殺菌功效的乳鐵蛋白、溶菌酵素、白血球等許多保護身體的物質。

  2.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最直接、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因此沒有免疫力的小孩應接種疫苗。目前常規預防接種可以提升幼兒對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行感冒嗜血桿菌、小兒麻痺、B型肝炎、日本腦炎、結核病、麻疹、腮腺炎和德國麻疹的免疫力。近年來新的疫苗如肺炎鏈球菌、流行性感冒病毒及輪狀病毒口服疫苗的接種,已大幅降低這些疾病的罹病率。

  3. 均衡飲食

    均衡營養是健康的基礎,任何年齡的人都要注意飲食以維持健康,預防疾病。均衡飲食是指進食五大類食物,包括五穀類、魚肉蛋豆類、蔬菜水果類、奶鈣類及其他食物,每天的食物都應包括這五類食物,並注意份量的適當。蔬菜水果類可以供應纖維質,維他命B、C和礦物質,增強身體抵抗力及防止便秘,每天務必要適量攝取。此外,經常有媽媽問我,市售的〝口服免疫球蛋白〞吃了會不會增加抵抗力?答案是否定的。只有注射靜脈免疫球蛋白(IVIG)才能提供身體大量的抗體,但這只用在嚴重感染如敗血症或川崎氏症的病童。

  4. 適度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現在的兒童待在室內的時間太多,經常3C電子產品不離手,活動量不足,肥胖兒童的比率逐年上升,應該多帶寶寶去空氣清新的綠化環境活動筋骨,有氧運動可以提昇免疫力,慢跑、游泳、健身操都是不錯的選擇。

  5.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嬰幼兒還在探索期,雙手到處摸,然後送進嘴裡是司空見慣的事。無論是呼吸道或腸胃道的感染性疾病都是經由口鼻入侵,所以洗手可以在第一關就排除病原,因此要落實洗手於日常生活中。洗手的五時機為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及擤鼻涕後,尤其現在即將進入腸病毒的流行季節,勤洗手可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如果您的寶寶也有經常生病的困擾,請就以上所提到的幾個原因去探討,並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通常孩子在小學三、四年級後,生病的次數會大幅降低。如果仍有疑慮,可至醫院向小兒科醫師諮詢,做健康檢查,必要時可抽血檢驗。只要父母觀念正確,不迷信偏方,持續以愛心照顧寶寶,必能期待孩子健康的成長與茁壯!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