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風濕免疫科

醫療文章

淺談退化性關節炎
2008-03-18
翁國益醫師

      退化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內軟骨受損,引起關節產生結構上的變化而發生。這些變化包括關節液的增加、骨質新生形成骨刺、關節周圍的肌肉及肌腱變弱或變鬆等等。這些變化都可能會造成關節的腫、痛或活動受限。 關節內的軟骨具有重要的緩衝作用,承受骨骼肌肉活動時,對關節產生的巨大壓力。造成軟骨受損的原因包括體重過重增加關節的負荷、運動或工作時過度使用關節,或是意外傷害直接傷害到軟骨等等。這些原因都有可能會引起退化性關節炎。此外,臨床上發現退化性關節炎也有家族史,也就是說,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話,其他成員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會比一般人的平均更高。所以,在引起退化性關節炎的病理機轉中,遺傳和體質也具有一部分的角色。 雖然各個年齡層都有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但是老年人還是佔退化性關節炎病人的多數。事實上,百分之七十的老年人在x光片上都有退化性關節炎的變化。
退化性關節炎有什麼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最常影響的關節是承受身體重量的大關節,像是膝蓋、髖關節和脊椎。但是手指與腳趾也可能發生退化性關節炎。膝蓋和髖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會造成慢性的疼痛,使得病人久站、走路及上下樓梯會不舒服。脊椎的退化性關節炎則會使病人產生下背痛或頸部僵硬、疼痛的症狀。手指與腳趾的退化性關節炎則會使指節變大,同時有疼痛、僵硬或痠麻的感覺,嚴重的時候也會造成關節的活動受限。 退化性關節炎所造成的疼痛通常在身體有活動時比較明顯,在休息之後會改善。此外,嚴重的膝蓋退化性關節炎還可能會有「軟腳」(膝蓋突然無力而站不起來或跪下去)或「卡住」的症狀。有些退化性關節炎的病人會覺得早晨剛起床時,或固定一個姿勢太久(像是長途坐車之後)之後,會有關節僵硬的感覺;但是這種僵硬的感覺通常很短,不超過三十分鐘。
退化性關節炎要怎麼診斷?

      有經驗的醫師從詳細的病史詢問及身體檢查就可以診斷大多數的病患。身體檢查可能會發現關節有骨質增生、關節液增加、關節滑動不平滑等等現象。有時候醫師會再藉由一些實驗室檢查(血液或關節液)以及影像學檢查(X光片)來幫助鑑別診斷。抽血或抽關節液檢查主要是為了排除其他的關節炎。初期的退化性關節炎在X光片可能毫無變化或只看到輕微的關節腔狹窄,因而很難跟其他的關節炎(痛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區分。慢慢的關節腔會越來越狹窄,伴隨反應性的骨質增生而形成俗稱的骨刺,此時就很容易跟其他的關節炎區分。
退化性關節炎要如何治療?

      到目前為止,退化性關節炎其實並沒有真正可以治癒的方法。所以我們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目標是減輕疼痛及改善或維持關節的功能。這些治療包括非藥物的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非藥物的治療包括適當的運動(例如增加股四頭肌力量的運動對膝蓋關節炎有幫助)、輔具的使用(例如拐杖、護膝、束腹等等)及復健物理治療(例如熱療)。做spa、按摩、針灸或所謂的整脊等等另類療法也可能會減輕疼痛,不過這些另類療法通常效果短暫、費用昂貴,最重要的是治療的品質可能參差不齊,建議在經濟許可而且確定不傷害身體的情況下才可以嘗試。

      藥物治療包括局部使用的酸痛軟膏或貼布、口服的鎮痛劑或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及關節內注射藥物如類固醇或玻尿酸衍生物等等。手術治療則對關節已經嚴重損壞,或是對上述治療都效果不佳的病患可能會有幫忙。目前有許多的健康食品(例如葡萄糖胺glucosamine)號稱對退化性關節炎有幫助,但是絕大多數都沒有實驗和研究可以證實,所以,同樣是建議在經濟許可而且確定不傷害身體的情況下才可以嘗試。

      既然退化性關節炎並沒有真正可以治癒的方法,病患就應該正面的學習去面對退化性關節炎,尋找與退化性關節炎和平共處,又能維持生活品質的方法。維持正確的姿勢可以減輕關節的負擔,所以坐著或躺著的時候可以用墊子之類的東西支持腰部或頸部。座椅及馬桶座的高度不要太低,以免增加膝蓋的負擔。彎腰拿或提低處的重物對脊椎關節會產生巨大的壓力,應該盡量避免,正確的方法是屈膝蹲下,拿好重物之後再站起來。減重也可以大大減輕關節的負擔。物理及職能治療的復健計畫可以教導病患正確、有幫助的運動,以及輔具的使用,對於增進病患的生活品質也很有幫助。 適當的使用藥物可以減輕疼痛,避免病患因為疼痛而不敢活動關節,造成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進一步惡化退化性關節炎。門診常見病患因為坊間過度誇張藥物的副作用,而不敢服用藥物,反而造成病情惡化,疼痛纏身,甚至產生憂鬱等等心理問題。

      另外一些病患不相信受過正統醫學訓練、嚴守科學方法的醫師,不相信經過反覆臨床試驗、國內外層層把關才能上市的處方藥,卻相信鄰居、同事或其他人毫無根據的意見,寧可花大錢服用不知名的偏方或效果未經證實的所謂健康食品。反觀其他跟醫師有充分討論的病患,對自己的病情、服用的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及處理的方法都有正確的認識,因而能得到適當的治療而過著接近正常的生活。正確的就醫態度對病情的控制影響之大,不可小覷。
(部分內容參考美國風濕學院網站)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