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風濕免疫科

醫療文章

淺談紅斑性狼瘡
2008-03-18
翁國益醫師

      紅斑性狼瘡,又稱為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或系統性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可能侵犯皮膚、關節、腎臟、肺臟、神經系統及其他器官或系統。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起因是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錯認自己身體裡的正常組織為有害的物質,所以不斷攻擊自己身體裡的正常組織,引起發炎,進而造成組織受傷及失去正常功能。引起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出問題的原因包括先天遺傳的因素(體質)及後天環境的因素(感染、紫外線照射等等)。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女性,女性病患約為男性病患的十倍。最好發的年齡為二十歲至四十歲(女性的生育期)。
紅斑性狼瘡有什麼症狀?
      紅斑性狼瘡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子、關節腫痛、容易疲倦及發燒。皮膚的疹子可能出現在臉上(蝴蝶斑),也可以出現在軀幹或四肢。紅斑性狼瘡的病患可能稍微曬點太陽,皮膚就出現疹子或曬傷的現象,稱為光敏感或光過敏。此外口腔潰瘍、口乾或眼乾、胸悶、胸痛、氣喘、水腫、黃疸、腹痛、掉髮、反覆流產、身上出現出血點、四肢末端血液循環不良,甚至癲癇或精神異常都是紅斑性狼瘡可能出現的症狀。紅斑性狼瘡的病情可能很輕微,也可能很嚴重;而且常常會好好壞壞,緩解後又復發。
紅斑性狼瘡要怎麼診斷?
      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多樣化,而且可能一樣一樣慢慢出現,所以診斷非常困難。通常要靠臨床醫師有足夠的警覺性,在年齡、性別符合的病患出現可疑的症狀時,轉診給風濕免疫科醫師,經過進一步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等等步驟才能確定診斷。實驗室檢查包括血液檢驗(貧血、白血球或血小板減少及出現自體免疫抗體如抗細胞核抗體)、尿液檢驗(蛋白尿)或X光攝影(肋膜腔或心包膜腔積水)等等。
紅斑性狼瘡要如何治療?
      紅斑性狼瘡症狀千變萬化、診斷困難,治療當然也相對地比較複雜。基本上風濕免疫科醫師必須好好評估每一個不同的病患,跟據每一個病患紅斑性狼瘡侵犯的範圍及嚴重程度,給予最適當的治療。紅斑性狼瘡是一種慢性發炎性疾病,所以藥物治療包括各種降低發炎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及一些新的生物製劑如細胞激素調控藥物等等。這些藥物發揮療效很快,對症狀的緩解很有幫助。紅斑性狼瘡同時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另一類藥物是針對錯誤的免疫系統作用,包括免疫調節劑及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發揮效果比較慢,但是長期持續的服用可以有效的控制疾病,避免病情惡化。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紅斑性狼瘡的病患還要注意避免過量紫外線輻射(夏天注意防曬、避免過多戶外活動)、保持正常作息和心情愉快,及維持適量的運動。此外,懷孕可能會使紅斑性狼瘡的病情產生變化;有些藥物在懷孕及哺乳時也不建議使用,所以病患如果有懷孕的計畫,必須要先與醫師討論。 對病患來說,控制紅斑性狼瘡最好的方法就是確實的照醫師處方服藥、規律的接受醫師評估病情,還有盡可能了解紅斑性狼瘡這個疾病、自己服用的藥物和自己的病情。最重要的是,有任何疑問一定要跟醫師好好的討論,千萬不要因為擔心藥物副作用而任意停藥或更改劑量,也不要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及藥物,特別是所謂可以增強免疫力的健康食品等等。由於近年來風濕免疫醫學的進展飛快,加上許多新的藥物陸續上市,大多數好好與醫師配合治療的紅斑性狼瘡病患都能控制病情,保有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品質;跟幾十年前病患一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就如同得了絕症般束手無策不可同日而語。
(部分內容參考美國風濕學院網站)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