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什麼是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是一種西元1998年才正式上市的藥物,是一種生物製劑,藥理分類上屬於選擇性免疫抑制劑。這類藥物之所以被稱為生物製劑,是因為這類藥物是模仿人體內自然產生、用來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等等機能的物質,利用先進的分子生物工程技術製造出來的藥物。腫瘤壞死因子是引起人體發炎反應的一個重要的細胞激素,而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可以中和腫瘤壞死因子,減輕發炎反應,對於許多慢性發炎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用來治療哪些疾病?
目前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已經被美國食物藥品管理局核准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幼年型慢性關節炎,及克隆氏症(一種反覆發作的慢性腸炎)等等慢性發炎的疾病。考慮到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價錢昂貴(標準療程約每個月約四萬塊新台幣),以及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目前這種藥物主要被用來治療對傳統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反應不佳,或無法忍受傳統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的副作用的病患。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傳統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合併使用。此外一般用來控制症狀的類固醇或非類固醇型消炎止痛藥通常也會繼續使用。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臨床上是怎麼使用?
目前台灣已經上市的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有兩種,都是皮下注射的針劑。因為需要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病患大多需要長期使用數個月到數年,所以藥廠將這類藥物設計成長效的劑型,一種是每週注射兩次,一種是每兩週注射一次。大多數病患經過簡單的學習過程後,都可以自行在家中注射,不需要常常跑醫院請醫護人員注射。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產生效果的時間相對上很快,比起傳統疾病進程修飾性抗風濕藥物通常要八到十二周才能達到最高療效,大多數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病患在一到兩次注射後就感覺到症狀的改善。
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有什麼可能的副作用?需要注意什麼? 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注射處局部的皮膚反應(紅疹、燒灼感或搔癢感),約有小於30%的病患會發生。通常這些皮膚反應會在一週內消失,也不會留下疤痕。
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真正比較重要的副作用是可能會增加得到各種感染的機率,包括在台灣相當盛行的結核菌感染。所以醫師在決定使用前,和整個使用的過程中,都會仔細評估病患,如果發現病患有潛伏的慢性感染(潛伏性肺結核),就必須先治療感染才能開始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在使用期間如果發生了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急性感染(肺炎、盲腸炎或肝膿瘍等等)或是高燒,也必須先停藥,等到感染被控制後才能繼續用藥。B型肝炎的病患有可能在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後發生肝炎病毒的再活化,所以必須小心追蹤,或是考慮同時服用抗病毒藥物。
因為腫瘤壞死因子被認為與身體對抗腫瘤細胞的免疫機制有關,所以有些專家擔心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會增加發生腫瘤的機率。可惜的是,根據目前世界各國所有的資料,這個問題還沒有確定的答案。有些研究發現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似乎會增加病患得到淋巴瘤的機率,但是其他類似的研究卻沒有發現相同的結果。再者,因為這些需要使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治療的疾病本身,有些原本就會增加病患得到淋巴瘤的機率,所以就很難釐清三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有些特殊的疾病患者不適合接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的治療,像是嚴重的心臟衰竭、某些少見的神經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及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如韋格納氏肉芽腫(Wegener‘s granulomatosis)等等。所以病患在考慮接受治療前應該與醫師好好討論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就醫記錄,讓醫師有最完整的資訊來做判斷。
總結
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是一種新的生物製劑,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等等慢性發炎的疾病相當有效,而且可以減少關節破壞、變型等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代表了風濕免疫科藥物治療的新里程碑。這種藥物價格昂貴、大致上耐受性好而且安全,但是會稍微增加感染的機會。病患必須與有經驗的醫師好好配合、規律追蹤,來減少可能發生的副作用。
(參考資料/美國風濕學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