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秋冬季節 氣喘知多少
2005-11-01
鄭志賢醫師
氣喘是氣管慢性發炎的疾病,每年至秋冬之關,季節交替之際更是氣喘患者老毛病又犯的時刻。氣喘病是指呼吸道對環境中各種不同的刺激,產生過敏反應的結果。呼吸道的過度反應會造成呼吸道的收縮,呼吸道黏膜腫脹、發炎細胞及發炎物質堆積,引起呼吸道上皮細胞的破壞,形成氣喘病的症狀。因氣喘病的發生除了遺傳體質以外,週遭環境是誘發氣喘病發作非常重要因素,因此藉著環境的改善,可直接達到防止氣喘病發生目標。環境因素的致病因子有哪些?可略分二大類過敏原:台灣地狹人稠,又屬於海島型氣候,地處亞熱帶,終年溼度高,因此以家中塵螨(為最重要過敏原)、舊棉絮、黴菌、蟑螂、貓、狗、鳥類等寵物(皮屑和唾液)、花粉(台灣較歐美少,因台灣較少有大片土地種植花草),至於食物則很少有關係。
非過敏原: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氣候劇烈變化、空氣污染、刺激味道、哭笑等心理因素、劇烈運動、冷熱變化那氣喘病人在這種季節要如何做好預防的工作呢?首先,就是要和醫師保持密切的溝通與配合,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和個別狀況的不同,給予適當有效的藥物控制。除此之外,患者必須在家裡要準備「尖峰流速監測器」,對自己氣喘的狀控作有效的監控,根據尖峰流速度變化,可以準確掌握自己的狀況是穩定或是惡化,是否該立即到醫院求診,以免延誤醫治時間。 不論是過敏或非過敏因子,都會誘發過敏病人氣喘發作。因此改善環境及生活型態,避免會引發氣喘的刺激因子是非常重要一環。
除避免或降低敏原外若能同時使用除濕機、冷暖氣機及空氣濾鏡裝置,以保持空氣潔淨與溫溼度之穩定。如此可減少塵螨、黴菌的滋生。對於誘發氣喘發作情形會有更加的預防效果。 <參考文獻/中華民國微生物及免疫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