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心臟內科

醫療文章

高血壓治療新觀念
2005-03-22
陳高揚醫師

  舊版血壓標準制訂於民國85年,最近衛生署年初委託台灣內科醫學會重新修正,參考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全國聯合委員會的最新修訂版本,制訂出國民健康局最新版「高血壓防治手冊--高血壓偵測檢測與治療流程指引」。 根據指引有許多重要治療觀念值得大家注意

1.所謂的正常血壓是收縮壓低於120、舒張壓低於80,根據這種標準其實許多中老年人的血壓都是不正常的。

2.只要血壓高於收縮壓高於140或舒張壓低高於90,就是高血壓,而只要是高血壓者,就必須接受藥物治療, 來控制血壓。

3.那麼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什麼呢?就叫做高血壓前期,這些人雖然不用吃藥,但應從生活形態的改善做起,例 如改善飲食習慣(少鹽)、戒菸、多運動、體重過重或肥胖者應減重等等,如此才能避免變成高血壓。

4.血壓高病人治療的目標為收縮壓小於140或舒張壓低小於90,但是糖尿病病人或有慢性腎臟病的病人,目標 值則需小於130/80毫米汞柱。

5.調儘管有上述血壓的定義,但血壓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是連續性而沒有切割點的。一般而言,自血壓值 115/75 mmHg開始,每增加20/10 mmHg,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就增加一倍。

6.對於年齡大於五十歲以上的人而言,收縮壓偏高(>140 mmHg)是遠比舒張壓升高更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危險因 子。這也突顯了對於『獨立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加以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7.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方面:最近的臨床研究資料顯示,對於單純患有高血壓而沒有其他危險因子的病患, thiazide類利尿劑被建議為首選用藥,惟其可能造成之新陳代謝副作用(如尿酸增高、男性性功能障礙等) 仍須注意。而對於有其他危險因子或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則各有其適用藥物。

8.一般而言,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除了應切實採行非藥物治療外,常必須使用兩種以上藥物才能達到目標血壓 (<140/90 mmHg或<130/80 mmHg對糖尿病或慢性腎臟病患)。

9.若患者血壓一開始便超過目標血壓值20/10 mmHg以上,可以考慮直接使用兩種藥物合併治療(其中一種最好 是thiazide類利尿劑)。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