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楊梅天成醫院 陳美玉 營養師
端午節、春節、中秋為國人最重要的三個節日。按照傳統慶典習俗,划龍舟、吃粽子、掛艾草、正午立雞蛋等皆是端午節的重要活動項目,雖然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的習俗,不過香噴噴的粽子吃的時候可要先衡量自身健康情形,有慢性疾病甚至一般健康人都不宜過量攝取,以免影響健康。在此提醒幾點吃粽子的注意事項,讓大家可以快樂過佳節;健康無負擔。
市售粽子可以分為廣東口味的裹蒸粽、江浙口味的湖州粽、台灣口味的肉粽、粿粽及鹼粽,而裹蒸粽的熱量高達1000大卡,食用時需注意份量,可以分多次食用或與他人一起分享,台灣肉粽又可分為北部粽及南部粽,北部粽是將糯米先加油炒過,加入鹹蛋黃、豬肉、香菇、蝦米等配料包入粽葉中蒸熱,口味、香味較重。至於南部粽是以糯米混合花生,加入豬肉、香菇、栗子、蝦仁、鹹蛋黃等,包入粽葉中,整串放進水中煮熟,因為,糯米不經油炒步驟,所以熱量要比北部粽低,口味、香味較清淡。
不過,南部粽多半食用時會灑上花生粉及醬料,粽子中的花生與配料的花生粉都屬於油脂類,對於需要限制油脂的人要特別注意;至於粿粽因為體積小,餡料熱量較低,一個約250大卡;鹼粽也因體積小,每個不到200大卡熱量,但若是沾糖吃,熱量就會提高。
隨著現代人講求健康飲食,市售的粽子不像自製的粽子那樣容易拿捏份量及含油量,傳統的粽子高油、高熱量,食用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不妨製作不一樣的粽子,讓端午佳節有不同的健康創意。製作健康粽時,建議最好選用符合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三少一多」的素材,調味少一點,。例如:以後腿肉或蒟蒻取代五花肉、以「板栗」取代蛋黃,亦可加入竹筍丁,增加粽子的纖維質含量或將糯米混加「五穀米」也可增加粽子的纖維量;另外,製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另外提供低卡增纖粽食譜供參考,讓民眾也能在家裏自製健康粽,可以健康享粽慶端午。
低卡增纖粽(20顆)
一、材料:糯米600g、燕麥120g、小薏仁120g、香菇20朵、瘦肉400克、紅蘿蔔100g、蒟蒻100g、筍100g、沙拉油100g、蝦米60克
二、調味料:醬油適量、蒜頭適量、八角、胡椒、五香粉少許
三、做法:
1、瘦肉、筍、蒟蒻、紅蘿蔔切丁後,加入五香粉、醬油、八角及適量水滷好備用(滷汁去油備用)。
2、蒜頭、蝦米、香菇(發好的)加入少許的油、胡椒、醬油炒過備用。
3、浸泡好的糯米、燕麥、小薏仁加入滷汁及清水煮至半熟。
4、將糯米、薏仁、燕麥及餡料包成粽子蒸熟即可。
每顆熱量分析:
熱量 |
蛋白質 |
脂肪 |
醣類 |
250卡 |
6克 |
9克 |
36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