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復健科

醫療文章

要“活"就要“動"—延年益壽的不老祕方!
2013-11-06
許嘉佑醫師

  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國人的平均年齡已逐年上升,根據統計,民國101年國人男性的平均年紀為76.2歲,而女性的平均年紀更達83歲,隨之而來的現象便是老年人口逐年上升,據內政部統計,民國100年國人65年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站上百分之十點九,僅次於日本、義大利、德國、瑞典、芬蘭等已開發國家,符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對於高齡化社會 (aging society)的定義。因此,銀髮族目前已是社會一大力量,然而,銀髮族的歲數上升,生活品質該如何提升呢?如何才是延年益壽的不老祕方呢?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古人的一天便是從活動開始,朱子家訓提及“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現代中醫提及養身保健的“養身十六宜"中提到“髮宜多梳,面宜多擦,日宜常運,耳宜常彈,舌宜抵顎,齒宜數叩……。亦是強調活動有益身體健康,可見,不老的關鍵就在“動"。在了解如何活動之前,我們首要須了解正常的老化會有甚麼樣的特徵呢?

  正常的老化特徵包括:一、系統器官儲備能力降低,二、體內穩定狀態的改變,三、對於環境的反應力降低,四、對於壓力的適應性降低,所謂成功的老化 (successful aging)即是將個體本身老化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功能衰退降至最低。隨著年齡增加,肌肉質量力量和耐力會隨著年齡緩慢的消失、步行速率會下降、骨頭吸收的速度會超過骨頭生成的速度、關節韌帶及肌腱會退化、大腦灰質與白質會逐漸萎縮、視力會變差、製造淚液的功能會退化、瞳孔對光的反應會變慢、周邊血管的阻力會上升、收縮血壓會變高、肺活量會減少、腎血流及腎絲球過濾率會下降、吞嚥時喉部上升時間會增加而影響吞嚥、葡萄糖耐受性會不良、T型及B型淋巴球遇到抗原時反應能力會變差、女性動情素及男性睪固酮分泌會減少、皮膚的膠原蛋白含量會降低,及體脂肪會增加等等。

  在了解正常老化的生理改變之後,我們來看看銀髮族的復健運動原則為何呢?

一、運動前須作暖身運動,藉由伸展運動避免關節肌肉扭拉傷。

二、運動後需有五分鐘的緩和運動避免運動後低血壓或肌肉酸痛的現象。

三、運動頻率一周至少三次、每次以三十分鐘為原則,若無法持續太長可採分段式訓練。

四、 運動項目以安全、簡單、容易為原則,平地步行運動為較佳的選擇。

五、運動強度從輕度開始,僅需中強度即可;主動牽拉運動可以增加柔軟度,有助改善關節動度並促進日常生活功能、漸進式阻力運動可增進肌力及肌耐力,以預防跌倒及骨質疏鬆、打太極拳可增進平衡能力,並預肪跌倒。

  總而言之,在目前的高齡化社會,成功的不老祕訣在於活動,以達到成功的老化,詳細老人的運動計畫須先分析病患的功能限制及功能狀態,以訂定合理的目標,若有任何疑問,歡迎至天晟醫院復健科諮詢,我們的復健團隊竭誠您服務!

 

諮詢專線︰462-9292轉22211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