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骨科

醫療文章

淺談足底筋膜炎
2008-10-02
蕭智文醫師

楊梅天成醫院  骨科  蕭智文醫師

何為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是指位於足部蹠骨與跟骨之間一片扇形的筋膜組織,是形成足弓的重要支持之一,主要的功能乃是一個避震器,是用來吸收人體行走時,反作用力的緩衝器。長時間的站立、行走、負重或穿著不合適的鞋子,都會造成足底筋膜過度伸張疲勞,血液循環不良,長時間下來,便會在足底筋膜於骨頭交接處,會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慢性發炎,進而產生鈣化造成慢性疼痛。
臨床症狀   

      足底筋膜炎不限性別與年齡,但好發於中年婦女。早期症狀可能只有早上起床,剛踏在地上那一剎那,足後跟劇烈疼痛,疼痛強度因人而異,有時會併發腫脹及灼熱感,足後跟疼痛會在長時間休息或又走了幾步後,疼痛獲得緩解。隨著疾病進程,病人可能行走超過30分鐘後,症狀又出現,越走越痛而無法行走。
治療   

      足底筋膜炎並沒有致命的危險,但若不治療,則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因為行走步態的不正常,導致脊椎、髖、膝或踝關節的併發症。現代人生活在水泥叢林中,大多踩在柏油路及水泥地等硬地上,加上鞋子柔軟度不足,就容易產生足底筋膜炎,所以預防及治療足底筋膜炎,首要是針對鞋子或鞋墊下手,軟底的鞋子、加強對足弓的支撐,避免穿著過高的高跟鞋,減少久站及長時間行走,都會使症狀緩解。當腳底已有疼痛的感覺時,則要適當休息,也可以每天在疼痛處泡熱水或局部熱敷,可鬆弛足底軟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可緩解疼痛。急性發作,則可以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休息,以減輕症狀。如果已疼痛到無法行走,則可直接在疼痛點作局部注射。慢性疼痛時,則可用局部復健運動治療,或以骨骼震波來治療慢性足底筋膜炎。骨骼肌肉震波的原理,主要是活化疼痛點的組織,刺激血液循環加強組織新陳代謝及修復。一般來說約有七成患者會有明顯改善。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