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兒童與H1N1新型流感
2010-02-01
兒童與H1N1新型流感
今年 (2009) 4月墨西哥首先爆發A型流感以來,已在全世界陸續蔓延開來,是近40年來最大規模的A型流感大流行 (Pandemic) 。 這次的H1N1 A型流感病毒是由人類,禽類及豬的三種流感病毒基因重組而來,因此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因此在未接種疫苗之前,人體內並無抗體保護這種新病毒的感染,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國均積極採行大規模的H1N1疫苗接種政策,以防堵流感的蔓延。 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台灣自9月中旬起,流感的疫情逐漸加溫,至10月﹑11月A型流感門診及住院的確定病例急劇上升達到高峰。但自12月初以來,病例似乎有逐漸減少的趨勢,這應該與疫苗接種奏效以及民眾提高警覺注意個人衛生而使疫情降溫有關。在兒科門診的病童,青少年(7-16歲)快篩的陽性率遠高於嬰幼兒(小於5歲)。而WHO研究H1N1新流感的流行病學特徵,亦顯示年輕人(5-49歲)比老年人(大於65歲)的族群更容易受到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侵襲,而疾病的潛伏期大約2-3天。典型的症狀包括:發燒、咳嗽、鼻塞、喉嚨痛、肌肉痛及頭痛,少數病人會出現腸胃道的症狀(噁心、嘔吐或腹瀉)僅有少數患者,會併發嚴重的併發症,如肺炎或腦炎。小於5歲以下的兒童較其他族群,有2-3倍的風險需要接受住院治療。一般而言,即早給予抗病毒藥物如Oseltamivir(克流感)或Zanamivir(瑞樂沙),大部份的病人在3-4天內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且症狀獲得明顯改善,同時可以減少重症的發生,提高存活率。但最有效並且最基本的預防措施,還是接種H1N1新型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