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文章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鼻黏膜對空氣中的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所造成的疾病。過敏性鼻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所有年齡層中大約百分之二十的人患有這個疾病,只是症狀輕重不一。患有過敏性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以及家人患有過敏性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人,都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可以分成季節性和終年性,主要是因為誘發症狀的過敏原不同的關係。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常見的過敏原是植物的花粉和黴菌的孢子,所以又叫做花粉熱,症狀只有在特定季節才會發生。終年性過敏性鼻炎常見的過敏原則是塵?、蟑螂、動物的皮屑或黴菌等等,症狀的發生和季節沒有關係,嚴重的病患一整年都有症狀。終年性過敏性鼻炎的病患通常對治療的反應比較差。
過敏性鼻炎最主要的症狀是流鼻水、鼻塞、打噴嚏、鼻子癢以及鼻涕倒流。但是過敏性鼻炎除了這些鼻子的症狀之外,也可以影響鼻子以外的部位,像是眼睛、喉嚨或耳朵,造成眼睛紅、眼睛癢、眼睛異物感、黑眼圈、喉嚨癢、喉嚨痛、聲音沙啞、耳朵癢以及耳朵塞塞脹脹的感覺。甚至也可能因為影響睡眠而造成白天的疲倦、無法專心等等全身性的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可以開始在所有的年齡層,但是最常見是從兒童時期或青少年時期開始。大多數的病患會感覺症狀時好時壞,甚至可能有一段時間症狀完全消失,進入所謂的緩解期。症狀最嚴重的時期則分佈在兒童時期及三十歲到五十歲兩個年齡層。
過敏性鼻炎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症狀,所以有經驗的醫師從詳細的病史詢問就可以診斷過敏性鼻炎,並不需要任何的實驗室檢驗或檢查。理學檢查方面,可以發現病患的鼻黏膜變的腫脹、蒼白,甚至帶點偏藍的色澤。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包括盡可能找出個別病患的過敏原,避免接觸到這些過敏原,以及藥物治療來減輕症狀。 找出個別病患的過敏原最好的方法是靠病患回憶、觀察每次症狀發作前曾經接觸的可能的過敏原來源,包括家中、工作的場所或學校等等環境。如果病患可以好好的注意、記錄自己的症狀,是有可能找到引起自己症狀發生的過敏原。如果沒有辦法用觀察的方法從生活中找出過敏原,症狀又無法用藥物有效控制,也可以考慮做過敏原測試來嘗試找出過敏原。一旦找到過敏原之後,就要積極的用各種方法避免自己接觸到過敏原,症狀就會減輕甚至消失。
過敏性鼻炎的藥物治療方面,目前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少的第一線治療藥物就是類固醇鼻噴劑。類固醇鼻噴劑對大多數的病患都可以有效控制症狀,而目前新一代的劑型只在局部(鼻腔)產生作用,幾乎完全不會被吸收到血液中,所以即使長期使用也不會有全身性的類固醇副作用。不過類固醇鼻噴劑的療效開始的較慢,病患通常在規律使用幾天後才開始感受到症狀減輕,最大的療效則可能在開始使用兩週後才達到。所以病患一定要規律的使用,如果一天用一天不用就不容易達到最大療效,反而延長治療所需的時間。 抗組織胺類的藥物可以改善鼻子癢、流鼻水和打噴嚏等等症狀,也是治療過敏性鼻炎很重要的一種藥物。新一代的口服抗組織胺都是長效劑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到兩次,而且頭暈、嗜睡的副作用已經大大減輕,有些甚至已經通過美國聯邦航空署認可,連飛行員都適用。另外現在抗組織胺也有鼻噴劑,作用開始很快,使用後數分鐘內就開始發揮療效,同樣也幾乎沒有全身性的副作用。 其他可以用來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還包括去充血劑、肥胖細胞(巨大細胞)穩定劑等等,醫師會根據病患臨床狀況配合使用。
非藥物的物理性治療像是洗鼻器(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在病患能正確操作的情況下,可能可以減輕鼻涕倒流、鼻塞、打噴嚏等等症狀。病患也可以在使用各種鼻噴劑之前使用洗鼻器,讓藥物可以作用在清潔過後的鼻黏膜上。 減敏治療指的是長期皮下注射(或舌下給予)少量的特定過敏原給病患,來達到減輕過敏症狀的一種治療。減敏治療對於只對少數過敏原有強烈過敏反應的病患幫助最大,不過完整的療程需要三到五年,而且一開始需要每週給藥,病患必須很有耐心的配合治療。醫師通常在病患對一般標準治療反應不佳的時候會考慮進行減敏治療。
翁醫師的話:
過敏性鼻炎嚴重的時候對病患的生活品質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門診常見病患對正確的醫療有莫名的偏見和妄念,就是不肯接受專科醫師的處方。過敏性鼻炎目前最有效的單一藥物就是類固醇鼻噴劑,效果好又安全,但是許多病患一聽到是〝類固醇〞就不肯使用,寧可忍耐著痛苦的症狀,去嘗試親戚鄰居推薦的千奇百怪,號稱能改變體質的健康食品或藥物。事實上新一代的類固醇鼻噴劑全身吸收率小於2%,許多研究已經證明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包括對兒童),反倒是那些號稱能改變體質的健康食品或藥物,不知道能拿出多少證據?
(部分內容參考UpToDate網站病人資訊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