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記者王家瑜/採訪報導
桃園中壢一位鍾姓婦人,近一年多來雙側膝蓋浮腫脹痛,甚至無法抬腿及彎曲,就連睡覺時也不得安寧,小腿時常抽痛到驚醒;她先求助於骨科,醫師評估她有輕度膝關節退化,注射治療後雖有緩解,膝蓋卻仍持續浮腫脹痛,轉診後才發現,竟是長期以來的靜脈曲張問題造成的。
示意圖/TVBS
膝蓋脹痛不單純!膝關節退化+靜脈曲張惹禍
鍾姓婦人年輕時入選田徑國手,結婚後辛苦持家、相夫教子,幾十年下來,歲月在她的小腿上留下了蜿蜒的痕跡。經超音波檢查發現,婦人雙腿的大隱靜脈均有嚴重的曲張逆流,大腿及小腿鼓突許多分支型靜脈曲張血管,圍繞著膝蓋,因而導致膝蓋脹痛。
中壢天晟靜脈曲張中心醫師林哲安說明,一般的下肢靜脈曲張起因於大隱靜脈主幹逆流,而支配大腿、膝蓋及小腿內側感覺的「隱神經」,位於膝蓋下方、緊鄰著大隱靜脈;當大隱靜脈發生逆流而嚴重曲張時,可能會對隱神經造成壓迫,進而導致膝蓋慢性脹痛,特別是當膝蓋周圍有分支靜脈曲張血管分布時,更可能壓迫到隱神經髕骨下分支。
▲ 醫師提醒,下肢出現靜脈曲張病徵,且合併水腫、色素沉澱等症狀,務必積極接受治療。
要就醫!慎防靜脈血栓、肺栓塞
林哲安提醒,在慢性靜脈疾病初期,會有微血管擴張、網狀血管等症狀,並不會影響健康或惡化為靜脈曲張,頂多是影響外在美觀;但若已是第二期以上靜脈曲張病徵,且合併有下肢水腫、色素沉著、濕疹等症狀,務必積極接受治療,以預防皮膚潰瘍、靜脈血栓炎、肺栓塞等嚴重併發症。
鍾姓婦人在醫師建議下,接受雙腿靜脈曲張微創雷射手術,採門診手術、全程局部麻醉方式,一次手術同時將雙腿大隱靜脈以雷射電燒閉合,接著以微創手術廓清雙腿分支型靜脈曲張血管;術後她不僅立即下床步行返家,且膝蓋不再浮腫脹痛,婦人健步如飛、抬腿爬樓梯再也不舉步維艱!
林哲安提到,嚴重膝關節退化且合併靜脈曲張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即使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部仍持續脹痛,直到進一步接受靜脈曲張治療後才緩解。近年來針對慢性膝蓋疼痛的「隱神經解套術」,也是藉由減輕隱神經壓迫,來緩解膝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