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
陳小姐長久以來深受靜脈曲張困擾,不僅小腿外觀不美觀,雙腿經常水腫、半夜抽筋,接受了微創雷射手術後,突起的血管不但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紅腫硬痛,讓她苦不堪言!

▲ 陳小姐長久受靜脈曲張困擾,小腿爆青筋。
小腿靜脈曲張 起因在「大隱靜脈」
中壢天晟醫院靜脈曲張中心醫師林哲安表示,典型的下肢靜脈曲張,起因於大腿內側的大隱靜脈退化擴張、血液逆流,導致小腿衍生突起的靜脈曲張血管;換句話說,大隱靜脈是病因源頭,好比樹幹本身,而外觀突起的靜脈就像是樹枝。
由於陳小姐接受的微創雷射手術,主要針對大隱靜脈進行閉合,不讓血液繼續逆流鬱積;林哲安表示,這就像是樹幹枯朽、樹枝仍附著,分支血管不緊不會消失、容易復發,甚至可能惡化為慢性血栓靜脈炎,比治療前更腫脹疼痛。
歐美研究建議:主軸和分支血管要一併治療
最新歐美靜脈曲張治療研究指出,同時進行主軸隱靜脈閉合術與分支靜脈曲張血管治療,不僅風險低,術後病人恢復最快最好 ; 相對地,只單獨施行主軸隱靜脈閉合術、不處置分支靜脈曲張,術後不僅恢復慢、復發率高,且有近4成的病人仍需再次治療!

▲ 大隱靜脈和分支靜脈曲張血管需要一併治療,風險低且恢復快。
林哲安說明,一般建議在同次手術中,一併處理較大分支血管,治療方式包括有健保給付的「微創靜脈曲張血管摘除術」或需額外自費的「泡沫硬化劑」。他也提醒,尋求靜脈曲張治療時,務必先了解以下4件事:
1. 是否為心血管外科醫師?
國內大型研究指出,靜脈曲張患者常合併深部靜脈栓塞、周邊動脈疾病;且靜脈曲張本身就是一種血管病變退化,最好諮詢心血管外科醫師,以獲得專業的整體評估。
2. 是否有術前超音波檢查紀錄?
血管超音波檢查是決定治療方式的重要準則,目前健保均給付醫院多功能、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正式檢查報告會在健保雲端資料庫留存紀錄,以裨患者術前、術後追蹤比較。
3. 是否由門診醫師親自進行治療處置?
不少患者反應手術治療為陌生醫師、與門診諮詢醫師不同人;現今靜脈曲張治療均為微創療程,由專責醫師一條龍評估處置,患者權益才有最大保障。
4. 是否採微創、局部麻醉方式進行治療?
目前靜脈曲張治療日新月異,不僅不需手術刀口,且以局部麻醉、門診手術方式即可進行。
◎ 圖片來源/桃園天晟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