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檢驗科

醫療文章

腳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 惱人的『足底筋膜炎』
2015-12-02
吳俊明主任

您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早上起床後,下床走第一步特別痛,走了幾步之後症狀才漸緩解,以及久坐後起身走路也有相同的情形。足底疼痛單側或雙側都可能發生,女性比男性多。

步行時,腳的肌肉收縮可幫助下肢的血管收縮和舒張來促進循環,所以有人稱腳為人體的「第二心臟」。一隻正常的腳,共有26塊骨頭,骨和骨之間,有堅韌的韌帶去鞏固腳形。腳部的內側、外側及橫側呈現三個拱形,稱之為腳弓。除了骨與韌帶外,足部更有大小不同的肌肉,藉著肌肉的收縮和放鬆配合槓桿原理,讓我們可以隨意行走或奔跑。

足底筋膜位於足底部,為一扇狀結締組織,近端由跟骨粗隆向遠端延伸分成五小片,分別連接在五根蹠骨頭及腳趾上,提供足部內側腳弓支撐,以適應不同的路面。

造成足底筋膜炎的主要原因為扁平足、高弓足、中足部過度旋前、長短腳等,其他因素包括足底筋膜或小腿肌肉太緊、腳部或小腿肌肉肌力不足、體重過重、外傷創傷、老年人跟骨脂肪墊萎縮或是錯誤的運動訓練、不當的伸展運動、運動鞋不良、工作時長時間走動、長時間站立在太硬的地面等。

其典型的壓痛點在足底筋膜連接跟骨粗隆處,腳踝或腳趾背屈以及墊腳尖時會引發疼痛,腳踝或腳趾關節活動度較差,軟組織超音波可見足底筋膜變厚纖維化,X光檢查可見跟骨粗隆處有水平狀骨刺。

治療方法為急性期要休息、冰敷每次15分鐘,每日數次,或口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復健治療包括冰敷、熱敷、超音波治療、電療、拉筋、按摩等;震波治療為新療法,可促使微血管新生,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以上保守治療方法無效時,可局部注射類固醇,缺點為多次注射易導致跟骨脂肪墊萎縮及足底筋膜斷裂;若6到12個月的保守治療無效後才考慮手術,臨床需手術治療者小於10%。

足底筋膜炎的治本之法為利用特製鞋墊支撐內側腳弓以降低足底筋膜的張力,可使足底壓力平均分佈,矯正腳部錯誤的生物力學。其他預防方法包含伸展運動,伸展足底筋膜和小腿肌肉,每天3回合,每回合10次,每次伸展10秒;訓練腳部和小腿的肌肉力量;選擇適當的鞋:後腳跟包覆要穩定、鞋墊緩衝性要好、要有內側腳弓支撐。民眾若有類似情形或疑問,請洽專科醫師或來電諮詢。

中壢天晟醫院03-4629292分機22211

楊梅天成醫院03-4782350分機62211

  • facebook
    facebook
  • Messenger
    Messenger
  • 服務電話
    服務電話
  • top
    TOP